自灌心华诗有韵 ——记湖北鄂州何汉华:笔耕三十年自练成名家

2025-07-03
来源:环球与瞭望

    环球与瞭望网据鄂州消息(作者 姜继尚/责任编辑 万鹏飞人生到了中年,才可能出现硕果累累的创作奇观。之所谓“创作黄金期”,而我认识的。何汉华先生正值盛年,他的诗歌书法艺术时至今日,已发展到收获的季节,可以说是“自灌心华诗有韵”。

   我常把宋人刘过的一首诗与他刻苦的诗歌书法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思考:“力学如力耕,勤修尓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从1990年至今,何汉华在诗歌书法艺术园地里笔耕不辍,临池志逸。他把诗词与书法刻进自己的生命,现在到了艺术收获季节!

    在鄂州市内外,何汉华的诗歌书法艺术享有较高的声誉,自青年时代起,受家庭诗书启蒙,他热愛诗歌和书法,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三十余年来,他著有诗集《华韵新声》一部,其六百余首诗歌、书法、作品在《环球新闻报》、《湖北电视台》等全国三十多家报刊、电台、电视台上发表及展映。

    2009年,他的书法作品《红旗飘飘》、《指点江山》在《今日湖北》杂志上发表。2011年书法作品《凌寒》、《铁骨》在湖北吴都文学研究会主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书画作品大赛中荣获创作二等奖。

    2014年,他创作的系列斗方书法作品《蛇》字,斗笔草书,独具神韵。2015年,他写的《马》字。浓墨重彩,一气呵成,妙处横生。   

    2018年,他创作的书法小品《知行》,气势变化,牵丝映带,开合有度,妙趣横生,令行家赞叹不已。他的诗书扇面小品《圆之畅想》,写得笔走龙蛇,使人感受到其字若坐、若行、若动、若静、若卧、若起、若狂、若醉、若悲、若喜的悬妙之境。

    2019年,他的诗书小品展示了他的扇面书风清新脱俗的风格。其字文气飘逸,淡墨空灵,行笔灵动。同年中秋节,他对月感慨,写的一首《咏月》诗,明月与湖水交相辉映。他望月,赏月,叹月,赞月,对月抒怀,与嫦娥神交。一轮明月里吴刚捧出的桂花酒既醉了诗人,也醉了读者。

   同年,他创作的一幅《咏泉》诗书作品,展现了鄂州西山寒溪山泉飞珠溅玉的奇妙景观,跳跃的诗行,龙飞凤舞的字迹好似音乐在空中飘逸飞旋。这幅书法艺术作品巧妙地把寒溪比为沐浴出泉的美人,勾勒出一幅美人戏水,水润美人的迷人画卷。

    2024年由他创作的创意书法小品《龙》,被鄂城区融媒评为优秀奖。

2025年初夏,他创作的书法手札长卷《笔追虎跡》先后在鄂州武昌门、西山书院亮相,观者如潮。这幅书法手札长卷长二十米,宽三十四厘米。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其所书的二十八首竹枝词,再现了鄂州多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真乃是“一幅长卷写竹枝,大千世界放异彩!”一位书画篆刻家观赏了这幅书法长卷后,坦言:这是文人书法的“心灵直播”、“指间流韵”。

    多年来何汉华居斗室“怀远斋”,弄潮于无涯砚海,拥香墨静坐明月东窗,寄闲情与雅韵契结金兰,无逸致与闲人举杯觥筹交错。寒暑易节,台灯一盏,伏案疾书,热汗汵汵。一板床,一仄桌,一纸扇,一杯茶,借太白斗酒诗百篇之豪气,驾诗歌书法之“艺术快车”,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泼墨自醉,笑傲苍穹。这是何等境界?何样激情?那日月星辰可以为他印照“天道酬勤,怀才致远。”


     何汉华曾在《今日湖北》杂志、月刊笔耕多年,荆山楚水留下他不负韶华的铿锵足音。可他谨慎为人,踏实做事。决不将心中的艺术纯情去攀高结贵,猎取飞黄腾达,有人曰“呆气”。可他生性恭俭,不习伪诈,呆气何妨,无呆气则无童心,无童心则成不了诗人书法家,成不了诗人书法家就出不了诗歌书法精品,也就不能为诗歌书法艺术增光添彩。

     汉皋健笔,自灌心华。何汉华凭借“一支笔”取得今天这样的艺术成就除了他的刻苦勤奋和艺术悟性之外,主要得益于他朴实无华待人真诚的人品,他广结广交,朋友众多,在他珍藏的相册里有社会各界贤达的签名题字,这是难得的一笔“精神财富”,千金难买,万金不换。

    纵观诗人、书法家何汉华的人生阅历,心之所向,潜力无穷,目之所及,前程似锦。祝愿他在今后的岁月里,在诗歌书法艺术殿堂创新和实践中,一路追梦,美韵心间。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