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新闻瞭望讯据新华社武汉6月12日电题:极目楚天千帆竞——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之湖北篇(记者唐卫彬、李鹏翔、梁建强、侯文坤)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湖北考察,对湖北各项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为湖北改革发展指明方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湖北向着经济更好、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后劲更足、实力更强稳健前行,荆山楚水充盈着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武汉江景(2021年6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过去那种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行不通了,必须依靠创新。”2013年7月、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来到被誉为“中国光谷”的武汉东湖高新区考察,对加强科技自主创新提出要求。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我们围绕数字化、智能化,聚焦高端装备,研发出的一大批新产品用于风电和航空航天等领域。”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发展规划部部长李升说。
6月2日,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G承载实验区,技术人员在进行功能测试工作。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烽火科技集团考察时强调,企业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实现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掌控产业发展主导权。
“总书记语重心长的话语,坚定了大家打造‘中国芯’的信心。尽管技术壁垒很多,但我们坚持自主研发、不断突破。”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曾军说,2018年总书记来公司考察时,我们刚刚研发成功国内第一款商用25Gb/s芯片,之后又推出100Gb/s、400Gb/s芯片,今年发布了1.6Tb/s芯片,我国硅光芯片技术实现从Gb/s级向Tb/s级的跨越。
湖北着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围绕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等优势领域,组建10家湖北实验室,产出一大批原创成果。
“全球每3部智能手机中,就有1部用到黄石的印刷电路板(PCB);每100台新下线汽车中,有15台用到黄石PCB。”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郭波的底气与正在建设中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密切相关。
从高新技术企业聚集的“中国光谷”出发,连接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咸宁五个城市的这条“走廊”,通过打造“光芯屏端网”和生命健康两大万亿产业集群,为周边城市和产业带来新机遇。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赋能发展。
“2021年,湖北全社会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亿元,比2017年增长4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71.7%。”湖北省科技厅厅长冯艳飞说,湖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入全国科技创新水平的“第一方阵”。
“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4月1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湖北宜昌,长江畔。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内,近千米滨江绿地取代了原来的厂房。这里曾经是黄磷厂和沿江码头,“化工围江”直接威胁长江生态安全。
2018年4月26日,武汉。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新形势下长江经济带发展指路定向:“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拥有1061公里长江干线的湖北,重任在肩。铁腕治污,岸线旧貌换新颜。
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以“雷霆之势”推进沿江化工企业专项整治等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
取缔各类码头1200余个,腾退岸线150公里,岸滩复绿1.2万余亩,关、改、搬、转沿江化工企业400余家……“当前,湖北长江、汉江、清江干流水质提升并保持Ⅱ类,长江生态环境发生转折性变化。”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厅长何开文说。
绿色打底,释放生态红利。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一角(2020年6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三峡大坝旁,宜昌市许家冲村。村民刘正清送走游客,就抱着待洗的床品往便民洗衣池走。“这里的污水会集中处理。2018年4月总书记来考察时,还夸我们这样洗衣服绿色环保嘞。”刘正清说。村民守护长江,长江也回馈了村民,独特的峡江风情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刘正清开起了民宿,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突出“绿”的底色,2018年以来,湖北省累计完成造林1136.7万亩,森林蓄积量增加到4.2亿立方米,水清、岸绿、河畅的长江绿色生态廊道正在形成。转型发力,澎湃发展动能。
(本网文章整理编辑万鹏飞/责任编辑:任小妹)